
众所周知,汽车的心脏是发动机,发动机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车辆的好坏!总是担心一不小心,发动机就报废了!所以车主朋友们都对“心脏”的日常维护十分关注,而对于发动机来说,汽车防冻液就是它运行时的“保护罩”,时刻守护发动机的健康!

防冻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其工作环境(涉及到车辆的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泵,水箱),暖风系统(副水箱及暖风水箱)。重点是可以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


也因为名字的原因,许多人认为防冻液只是冬天才使用,但其实防冻液全年都要使用。水的沸点是100°C,优质防冻冷却液的沸点通常在零上110°C,因此在夏季高温的时候,防冻液也可以散热降温,防止发动机气温过高,造成“开锅”现象。

防冻液长期不换会降低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导致油耗增高,劣质的防冻液会加速冷却管道老化积垢,缩短发动机的寿命。严重的将会导致发动机报废!
而在不断的使用过程当中,防冻液就会持续损耗,本身它也有一定的保质期,即使长时间不用车,防冻液也有可能会变质,所以就需要车主注意检查它的工作状态。那么问题来了,汽车上的防冻液到底应该多久换一次呢?

防冻液的更换周期一般是2-3年或者4-6万公里,有的车型会注明是长效冷却液,比如10年或者20万公里。车主也应当时刻关注车内防冻液的状况,避免出现管道老化、渗漏等问题。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防冻液呢?
应当根据环境温度条件选择防冻液的冰点。根据当地冬季最低气温选用适当冰点的防冻液,冰点至少应低于最低气温10°C。如果是浓缩液,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比例加水稀释。例如:当地最低气温为-30°C,则防冻液的冰点应选择在40℃以下。
也可以选购多用途长效防冻液。这类产品往往是有机型环保产品,具有冬天防冻、夏天防沸、长年防腐蚀、防水垢的功能。

应当注意的是,防冻液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之间最好不要混用,以免起化学反应、沉淀或产生气泡,会对橡胶密封造成损害,通常会造成水泵水封及焊缝处漏水现象。因此,防冻液泄漏后应及时补充同种品牌的防冻液,若无同品牌的防冻液时可临时补充蒸馏水或纯净水,更换时应放净旧液,将冷却系统清洗干净后,再换上新液。

更换好新液后,日常养护只需要检查防冻液的液位。检查很简单,一般在防冻液的水壶上一般都会标有液位的上限和下限,只要保证液位在上下限之间就好。
大部分车都有冷却液液位传感器,如果缺少了太多发动机便会亮起故障灯,如果没有传感器也没关系,缺少冷却液的时候车子会表现出水温高、冬天没有暖风等现象,及时添加就可以了。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安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cheax.com/1280.html